当前位置:首页 > Manus技术交流 > 正文内容

Manus的蝴蝶效应,波及到联想AIPC的“灵魂”

2个月前 (03-13)Manus技术交流108

来源:唐辰在思考

作者:唐辰

Manus的余震还在继续。

其评价自推出来就陷入两极分化:支持者不吝溢美之词,盛赞是“新DeepSeek时刻”、“炸裂”、“革了命”等。批评者反感饥饿营销、套壳路数,不值得那么多叫好。

撇开神化或者踩踏的情绪化反应,Manus确实称得上第一款完整的AI Agent产品。OpenAI、Anthropic和智谱等都抢先发布过Agent相关功能,但大多只是工具属性,供选配使用。

Manus的“蝴蝶效应”

在诸多争议和碎片化信息中,我也看到更多Manus的关键性事实。Manus将自身定义为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即一个多模型、多智能体产品。其界面由四部分构成:浏览器、搜索、编辑器和终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复杂的通用任务进行多步骤拆解并执行。

官方演示视频中,Manus呈现的是一个真正自主的主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或者工作流(Workflow),填补了概念、想法与执行、交付之间的鸿沟。换句话说,当其他AI产品、AI Agent还在提供建议或者答案时,Manus已经在交付结果。

其演示的分析简历、制作表格、出具房产研究报告,并结合预算筛选出最佳选项以及分析股票等,都是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编写并执行代码、智能浏览网页、操作各类网页应用,最终实现“所见即所得”。

有业内媒体曾将AI Agent的能力等级,参考自动驾驶分为L1~L4四个等级。Manus演示的结果,已经近乎达到了L4级别的完全自动化水平。它将产品的使用门槛极限拉低,让没有编程基础的普通人用上了AI Coding工具。

但它依然逃不过业内对“套壳”的鄙视,对标AI搜索Perplexity,就是把各类功能组合封装好的一款产品。Manus也直白的承认了这点。但其创始人肖弘认为,“套壳”可以视为一种整合和优化资源的方式,只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就是一种成功的产品策略。

他的多个连续创业项目都秉持着这个产品策略。其创立的“蝴蝶效应”公司推出的AI浏览器插件Monica,集成了当前主流的大模型,定位为具有通识能力的AI助手,通过浏览器插件形式提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

比如,Monica在YouTube、Twitter、Gmail、The Information等不同功能的网页里,呈现出不同的交互形态和功能,将大模型的能力与用户需求结合,提供AI服务。

Monica也被吐槽不自研大模型,是套壳产品,最终将被大模型公司吃掉。但Monica活得很好,产品形态从浏览器插件拓展至App、网页端,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利润可观,是AI Chrome插件产品类别的头部。

Manus延续了Monica的产品思路,它“套壳”过程中两个关键技术点:云端部署和浏览器插件,或将影响到一个庞大的关联产业。

Manus仅需调用Chrome浏览器和Open AI接口,就能自主完成财报分析、海报设计等复杂任务,其操作全程依赖云端算力,对本地PC硬件的要求并不很高。据部分试用者反馈,运行Manus的云端方案在图像生成速度上反超本地部署23%,而成本仅为后者的17%。

某种程度上,浏览器也是电脑操作系统的“套壳”,具备操作系统跨平台和资源管理能力的特性。这意味着,更多想进入AI赛道的从业者,不需要卷入本地NPU芯片的算力竞赛;普通用户不需要通过高价更换AIPC设备,就能通过浏览器插件来体验AI服务。

随之,传统PC厂商炒作AIPC概念,试图通过硬件升级、提高产品售价的“算力崇拜”叙事也可能被瓦解。

正如Manus背后公司的名字,如果说DeepSeek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大模型行业。那么,Manus挥舞的“蝴蝶翅膀”正影响着庞大的PC行业,特别是AIPC。首当其冲的是老牌巨头、目前全球PC市占率第一的联想。

联想AIPC的软肋

从产业发展方向看,AIPC是未来趋势,是行业增长的下一个爆点。联想从2023年开始急转船头,舍弃推行多年的“智能化PC”,全力押注AI。当年10月,联想宣布率先全面拥抱AI,提出“AI for All”的愿景。

图源:视频截图

其执行策略就上快打慢,快消品式的上演机海战术。据不完全统计,两年不到,联想推出的AIPC,包括概念机型多达近20款。此外,联想还加快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更新,希望通过推出不同梯度的产品,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卡住在AI时代的身位。

杨元庆曾在CES2024上谈到AIPC的五个特征:1、更强的运算能力;2、更大的存储空间;3、压缩了体积但不减性能的大模型;4、完整的AI应用生态;5、安全和隐私保护。

即便业界遵循他的AIPC定义标准(现实情况是各说各话),但这五项指标中,联想AIPC能主动掌控的也就大模型能力和隐私安全两方面。AIPC的核心是靠模型和芯片驱动的,芯片可以外购,端侧模型可以自研或者利用开源模型改造。

这在联想AIPC产品上的体现便是:产品硬件上猛堆料,概念上包装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前者如联想在MWC2025上推出两款概念性AIPC,后者为支撑AIPC概念并且满足部分场景的用户需求,天禧个人智能体系统(天禧AS)中的小天个人智能体全面接入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大模型。

这种缝合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联想的AI服务更像是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只能解决自己有没有的问题,但很难打造独有的产品优势。联想也就很难搭建起一个类似华为、小米的完整软硬件一体生态,内外割裂,只是在调用不同的大模型或者API接口,自成体系的深度协同,也是需要克服更多难题。

联想AIPC的智能体系依然是“拿来主义”,自用尚可,但对开发者或者合作伙伴创造力的吸引,则效果有限,更别说构建自身应对Manus等开源产品挑战的护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端侧大模型“联想小天”的发布,是在推出首款AIPC数个月之后,是典型的“先上车、后补票”。

联想也有过发布“智能终端AIOS(操作系统)”的打算。但这不会是一个全新的Windows系统,只会是类似魔改安卓系统的“套壳”,在原生系统的基础上做定制开发,融入自己的AI服务。类似苹果智能,其AI服务需要在本土寻求合作方才能落地。

实际上,联想在推出联想小天后不久,微软就掀过AIPC的桌子:推出了其首款专为AI设计的Copilot+PC,不仅采用了全新NPU,还重新设计了Windows系统——系统层面,集成GPT-4o;硬件层面,内置的骁龙X Elite芯片可以在不依赖云端算力的情况下,本地处理生成式AI应用。

微软的策略,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AI成为了PC系统的一部分,而非某一项功能。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Copilot不仅能听到用户的声音,甚至能看到用户的屏幕,在用户玩游戏时可随时给出游戏攻略。

苹果智能也采用了相似的理念,iPhone语音助手Siri AI化后,已经融入iPhone本身,达到软硬件一体的效果。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机的诸多操作,或是拥有更高的整机数据分析能力。

我之前在使用统信UOS AI时,也捕捉到操作系统厂商正在将AI能力变成桌面操作系统的基础服务。比如其随航功能,在跨应用间实现“轻”AI功能,让人机对话不局限于对话框。这种系统级AI应用带来的丝滑、安全、便捷的效果,是外挂式的智能体所达不到的。

图源:统信UOS AI 系统级应用-随航

联想快速为自己贴上AIPC的标签,是在AIPC的市场认知、生态成熟度以及用户接受之间打了一个时间差。它希望通过形态、架构及技术创新持续定义PC产业标准。但微软“Copilot+PC”的清晰定位,Manus的出圈,都戳到了联想AIPC的软肋:AI+PC或者AIPC是趋势,但联想并不是AIPC的代名词。

微软给联想等传统PC厂商提出两个拷问:AI PC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又需要什么样智能体?

Manus也敲出一个问号:本地算力决定AI体验的命题,还成立么?

联想都希望给出标准答案。但目前AIPC就像预装AI工具的高配电脑,很难在体验上拉开与传统电脑的差距。除此之外,AIPC动辄过万的售价,劝退了众多想尝鲜的普通用户。

联想如今的困境,就像2021年抛出“灵魂论”的上汽。短短几年后,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插队”与华为合作,推出第五界车型——尚界。

说到底,AIPC的灵魂却牢牢掌握在底层系统、芯片厂商手中。微软、苹果如何做系统级AI,英特尔、AMD、英伟达如何在芯片架构、底层算力上革新AI运行方式。

联想是造壳子的。虽然它最新的财报数据亮眼,但透过数据可以发现,其增长还是随着潮汐式波动。这轮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前PC市场的新一轮更新周期,以及 DeepSeek 等AI模型掀起的本地终端AI 部署热潮,叠加 Windows 11 系统升级等利好因素。

周期过后,联想或将又陷入老的局面。更关键的是,联想AIPC的“灵魂”也不在杨元庆手里。即便他再努力,但对联想能做的可能也不多了。

参考资料:

太平洋科技,《联想AI PC,方向错了? 》

光子星球,《Manus爆火启示录:套壳没有护城河》

唐辰,《DeepSeek这波流量,百度智能云接稳了》

锦锻,《AIPC难改联想的宿命》

半导体产业纵横,《巨头掀翻了AI PC的桌子》

我是唐辰同学,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唐辰同学」

钛媒体、36氪、老虎财经热榜

澎湃新闻2024年最澎湃创作者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2024年度影响力作者

界面新闻优质榜单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腾讯新闻年度优质热问答主

2023搜狐新闻年度优质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3年度优秀作者

2023网易新闻年度内容合伙人

界面、36氪、钛媒体、澎湃、蓝鲸、老虎财经等平台专栏认证作者


“Manus的蝴蝶效应,波及到联想AIPC的“灵魂”” 的相关文章

Manus 开始放水了-申请步骤操作方法

Manus 开始放水了-申请步骤操作方法

manus大家都知道了吧,一个可以替你干活的高级智能体,之前可谓一码难求。今天听说 manus 开始放水了,这里有整理出的教程,有需要自己去申请吧,按下面步骤操作即可:1. 打开mf,选择新加坡节点2...

大模型应用安全资源池, MANUS化的全效防护智能体集群

大模型应用安全资源池, MANUS化的全效防护智能体集群

让每一句人机对话都安全可信,让每一次智能交互都风险可控——这是属于AI时代的安全承诺。  —— 启明星辰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但随之而...

Manus AI背后公司正在硅谷寻求融资,估值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5亿元

Manus AI背后公司正在硅谷寻求融资,估值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5亿元

      3月28日,The information消息,Manus AI背后公司正在硅谷寻求融资,估值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5亿元。   Manus由蝴蝶效应公司...

突然爆火的 Manus 到底是什么?真有那么神吗?

突然爆火的 Manus 到底是什么?真有那么神吗?

原创 田威 科普中国继 DeepSeek 之后,这两天,又有一款 AI 产品突然爆火——Manus。在一些 AI 博主们的宣传中,它被称为“对标 Deepseek ”“全球首个通用型 AI Agent...

中信建投:Manus加速Agent落地,互联网AI价值持续重估

中信建投:Manus加速Agent落地,互联网AI价值持续重估

每经快讯,中信建投研报称,国产通用AI Agent产品Manus发布,Agent工程化能力表现突出。Manus可以完成简历筛选、房产选择、供应商匹配等复杂任务。该产品本质是调用多个Agent,协同完成...